Wednesday, January 30, 2013

孩子不怕冷是錯嗎

不知為何,中國人都愛為孩子穿得厚厚的。

之前在英國,冬天帶著孩子在街上,出門時穿得厚厚的,孩子跑幾跑,覺得熱了,便把外套脫下。就這樣一直在街上走,也沒有任何人覺得奇怪。直至走到唐人街,終於在麵包店門外給一位中國阿姨問道:「嘩!著咁少衫,你唔怕凍㗎咩?」

這樣的說話,聽一次半次還可以。回到香港,最不慣是,這樣的話差不多每到一個地方便聽一次,差點沒被人告虐兒。

話說前幾天,香港氣溫大概是廿十度左右,我給孩子穿了一件背心及薄冷衫在外婆家吃飯。孩子在室內覺得熱了,便把冷衫長褲脫下,只穿背心底褲,外婆覺得冷,穿了厚厚的外套,便斷定了孩兒也覺得冷,累勸不聽,便怪在我的頭上:「媽咪做乜比佢著到咁。」後來大門打開了,剛巧看到鄰居外出,外婆又尷尬地對人家說:「佢哋啱啱響英國返嚟,個個女同佢著成咁。」

難道孩子不怕冷是罪嗎?我明白長輩擔心孩子,但硬要孩子食怕冷這死貓實在有點說不通。我一直覺得中國孩子會比較怕冷,是由於經常穿得太厚的原固。日本韓國的孩子,冬天上學還是穿短褲,個個還是都是精神奕奕,充滿活力;在香港,秋天一到,也不知是學校要求還是家長要求,校褸冷背心襪褲便通通往孩子身上堆。

其實為孩子穿得過厚,會否也是過份保護的一種?衣服,夠暖便可,也不是一味靠多以保安全。而病菌,也不一定是因為穿得太少,也可能是給甚麼人傳染了。

我給孩子自已決定穿什麼衣服,什麼時候要穿外套,什麼時候要脫外套。因為我相信我的孩子有足夠的判斷能力。每次在香港看見孩子們在廿度氣溫底下,穿著羽絨在公園玩耍,我便心痛了。在英國,孩子們要在零度的時候,才會穿成這樣的。




Tuesday, January 29, 2013

母親的決擇

我最害怕的一刻終於來到了。

去年知道要從英國回港的時候,大部分學校都已經截止報名並開始面試過程。所以也不理居住地區,立刻為BBGG報了幾間還會收報名表的學校。結果山頂一間國際學校幼兒園(Nursery)下午班收留了BBGG。價錢雖貴,路程遙遠,但勝在環境幽美,有戶外地方給孩子跑跑跳跳曬太陽,又有大白兔及花花草草讓孩子摸,算是不錯了。

解決了幼兒園的問題,便到幼兒班了。我們將會搬到西貢,理所當然要在區內找學校了。因我們已經錯過了第一輪面試,所以我只好向同區朋友打聽,並逐間學校打電話查詢,確認他們還在收生。

我的目標相當明確,一早已經鎖定了國際學校,但也不想抹殺本地學校的可能性,所以只要功課不多,口碑不差的,我都會一試。但原來要找一間功課少的學校也不是件容易事。大部分主流學校都是三語兩文,每天有功課。有學校更只用國語英語敎授,並加開廣東話班,實行母語當外語。

走了幾天,看來功課不多,環境幽美的學校通常都是純正的國際學校。可笑的是這些學校都是玩下食下又一日,但收費昂貴;相反,有大量劍橋牛津敎材敎材、本地內地加外藉老師、資源充足的校舍及大堆功課的本地及自稱國際的學校,收費都較便宜。

我和老公都不太緊張孩子是否能進名校,而且相信屋邨學校也能敎出好學生。但現在的屋邨學校都在扮國際學校,不親民了,敎學模式也不是我們所認識那些年的幼稚園。但胡亂找間實在太對不起BBGG了。深呼吸一下,還是的起心肝認真找所敎育理念與我們相近的學校去。

Sunday, January 20, 2013

香港地,好人還是比較多

回港兩星期,每次人家問我會不會不適應,我也不敢說不。住了三十多年的地方,才離開兩年,哪有不習慣的道理?是的,路上人是多了,鐘錶名牌化妝品的店舖是多了,但骨子裡都是我認識的那個地方。要適應的,反而是帶著孩子在這地方走。

離開香港的時候,BBGG才十個月大,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,而且我當時還要工作。現在BBGG兩歲半,我也成了個全職媽媽,整天帶著孩子四圍走。兩星期以來,帶著我那個小寶貝走在街上,遇上有趣的人和事也不少。

總括來說,遇上的都是好人:帶BBGG到小店食魚旦粉,玩人家的調味料還會得到朱古力一包;到公園玩見人家孩子吃餅乾,手指一指又得到餅乾一塊;從半山波老道推著嬰兒車往香港公園,樓梯多,又得到好心叔叔不順路也幫忙把BBGG搬下百多級樓梯;推著午睡的BBGG上巴士,原本手推車在巴士上要摺起,也得司機開恩,讓BBGG可以在巴士大覺瞓;遇上內地人問路,我不能準確地答人家,人家還主動幫忙推車。

只是,在香港帶孩子,永遠都有你不認識的人比你自己還要緊張你的孩子。我試過在的士站走在BBGG前,BBGG沒跟上來,我一回頭準備叫他,便有兩位有心人大叫:「睇住你個仔啦!」今天早上帶BBGG去公園,因某些原因,BBGG的鞋子濕了,我讓他赤腳走,但見他走得怪怪的,便替他把鞋子穿上。我一把他抱起準備著鞋,便傳來一把好心人的聲音:「比佢自己周圍走啦!」我試圖解釋,但她一直不停在重複,前後不至十次。還有更多更多,不能盡錄。

還有的是,在歐洲推著嬰兒車,感覺都比較優雅;在香港,卻像走難。可能香港路窄,而且無論甚麼時間大家都走得很急。我也不是個慢吞吞的人,但跟BBGG一起走,經常都好像堵塞了道路似的,壓力甚大。所以現在除了整天外出,要讓BBGG在手推車午睡的情況以外,其他時間都不會帶車了。

今天還有個有趣的發現,排隊搭䌫車上山頂時,BBGG在我懷中睡著了。纜車地方窄,手推車要摺合才可上車。於是我一手抱B,一手拿車。排隊的時候,在我周邊的幾位內地人看著我熟睡的BBGG友善地笑,但當纜車到了,而入口剛好停在我的面前時,剛才表現友善的他們,都慢慢地湧到我的前面爭上車了。動作不太粗暴,卻足夠讓毫無反抗能力的我站不住腳。

由排隊上車到總站落車,會主動幫忙的人也不少,但都是外國人。我嘗試樂觀地去了解,只好說,在不傷及自己的利益下,內地人其實都很親切友善;也可能是,我被太多的好人寵壞了。

Tuesday, January 15, 2013

家傭的誘惑

家傭不只會像老套電視劇集穚段誘惑家中老爺,現實生活中還會誘惑太太,特別是那些特別能龫的家傭。

BBGG出世時,我媽慷慨地把她那個能幹細心的印傭Laura讓了給我們,自己硬食了一個懞豬豬。

起初,在照顧BB方面,我跟老公都堅持自己做,換片沖涼餵奶完全不假手於Laura。新屎坑維持了一段日子,老公首先投降,然後太太我在產假後,也在乏力的時候投降了。

然後,BBGG十個月大的時候我們搬到了歐洲。在歐洲不流行請家傭,要請的話,價錢比我在港的薪水還高。於是,我便當了我家的家傭。

在外國,服務性行業的價錢都比較貴。大部分有孩子的家庭,都是其中一個留在家中帶孩子,或是把孩子送到托兒所,放工再把孩子帶回家。平日基本家務自己處理,每周再找鐘點工人清潔一次。不論家庭有多少個孩子,都是如此。

相反,在亞洲地區,請一位家傭價錢太平(但給她睡的床位/房恐怕要比她的月薪還要高),差不多每戶有孩子的家庭也有一位家傭。

我太不明白那些假日要把家傭孩子一起帶出街的家庭,自己跟友人談天,家傭在卻一邊抱孩子。我也不明白那些會帶家傭一起旅行的人,所以還是覺得Angelina Jolie和Brad Pitt剛在聖誕帶了12個褓母跟他們的6個孩子去旅行其實是個笑話。

因為方便就手,造就了許多懶惰父母。之前在歐洲回港住在母親的家,我大部分時間都乘機繞埋雙手讓Laura處理BBGG的起居飮食。

但有時候看著Laura替BBGG換衫,還是覺得有些事應該由父母親自做,我會一邊替BBGG換衫,一邊跟他談天。就算他耍脾氣不肯換衫,也是我跟他打情駡悄的時間。

其實不單是玩,跟孩子洗澡、換片、刷牙、換衫、吃飯,甚至大小便也可以是快樂無比的親子時間。

所以,回到香港居住,我們暫時也不想請家傭了。孩子的事,可以的話,還是自己一手包辨比較好。他日要工作的話,再算了。

Wednesday, January 9, 2013

孩子的冒險精神

我給BBGG的規矩比較寬鬆(他當然不會知道原來已經相當寬鬆啦,應該還是覺得媽媽整天囉囉嗦嗦的),在家琴高琴低、落雨踩水氹、自己推手推車、在地鐵車卡中跑來跑去等,都可以在安全情況下做。

我相信不單是香港的小孩,就是連大部分的英國小孩也沒有這種自由。很多時候走在街上,帶著這個野孩子,我也會受到其他眼光注視,通情達理的便會笑一笑,不大友善的便望我一眼,然後搖頭嘆氣。

早前當爺爺姑媽到訪倫敦,便給雙方相當大的衝擊。姑媽比較開通,很快便接受到BBGG的野孩子性格。爺爺比較謹慎,任何有受傷可能的動作一律say no。習慣自由奔放的BBGG當然不理,最後你由你No,我由我玩。

一次,我在家中又聽見爺爺在No BBGG,而BBGG不斷騎騎笑。我舉頭一看,發現BBGG在樓梯頂,把身子反轉,從梯頂滑落至底。我先是一呆,然後便大笑起來了:這孩子真的甚麼也夠膽玩的,平日上落樓梯還在扮膽小要媽媽抱,原來只是一個懶字。

我笑著走開了,也不理一老一嫩一個NO一個笑。但臨走前,我穩約聽見爺爺說了句:「Sir中間D,唔好撞到條木。」

爺爺好聰明,很快便掌握到帶這孩子的要訣:沒甚麼不可以玩,但要玩得聰明些。

最近經常看見網上的集體回憶照片,我們孩提時代的遊樂場設施已經面目全非了。昔日的氹氹轉、搖搖板、鋼架全不見了,換來的都是比較安全的一站式滑梯加沒有難度的鋼架,安放在舖上了安全軟墊的地上,就連千鞦也比較少見了。斬腳指避沙蟲,大底便是現代人的習慣了。

在倫敦Kensington Park有個名為Diana Memorial Playground遊樂場,是為紀念戴妃而建的。遊樂場以小飛俠的場景為藍圖。場中有艘木製大帆船,可以讓孩子攀爬,整個埸地佈滿泥沙,也有供水設備讓孩子玩泥沙堆城堡。大船以外的範圍劃分了幾個區域,有印第安營地、千鞦、鋼架、搖床、野餐區等等。看著那艘大船,可以攀爬的最高處,雖然設有繩網,看見孩子們爬上去還是會覺得一額汗。

這就是個賣點,也是這個遊樂場的主題:讓孩子在有限的冒險下創意地玩(中文我釋得比較差,英文其實是Creative play under certain risks)。我跟BBGG去了多次,孩子們玩得高興,也不見有意外發生。

我希望可以在香港找到一個這樣的遊樂場。一個人的冒險精神,應該是從孩子的時候開始學起吧。





Monday, January 7, 2013

給自己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

我想問,你知道Bull,Ox跟Cow的分別嗎?

那麼,Cheetah,Jaguar和Leopard呢?

那相信應該分得出Gorilla,Chimpanzee和Monkey吧?

如果你想說「搞錯呀!你唔係唔識呀嘛?」對不起,小女才疏學淺,我真的不知道。要不是因為BBGG,我才懶得理牠們的分別。

為了不想讓未正式上學的BBGG整天呆在家中,我大部分日子都會帶他出街。

孩子嘛,來來去去都是公園、遊樂場、動物園、水族館、主題公園等地方。我已經算是個比較有冒險精神的人,不甘於經常重複到一樣的地方,於是便拿著Lonely Planet或上網到處找新玩意。但在倫敦八個月裡,因買了年票的關係,也前後去過四次動物園,八次水族館。

熱愛潛水的我,對於海洋生物的認識還算可以。但對於動物,不到動物園走走,也不知道動物的種類及分別。例如,長頸鹿原來有個近親叫Okapi(非洲鹿)。

最初帶BBGG去動物園時,BBGG還沒有懂得很多用詞,我也沒有認真看籠外的資料牌,所以都只會指著猴類叫Monkey,後來相約一些外籍媽媽一起到動物園,見她們認真細閱資料牌,並把動物給寶寶逐一介紹,我才開始覺得有點不好意思,自己也學習起來。有時候動物園的資料不夠,好奇的話,回家還會査Wikipedia。

所以說,帶孩子就是給自己一個可以像孩子一樣重新學習的機會。雖然還是覺得敎育是學校的工作,敎養是父母的責任,但生活上的許多知識性問題,也不想給孩子胡亂編個答案混過去。BBGG快要到達每事問的年紀,還好的是,爸爸學識較豐富,可以在家充當Mr. Know。要不然甚有手尾地把從前學校讀過的都還給了老師的我,不想在孩子面前當個笨蛋媽媽的話,恐怕日後要多上網溫習了。(多謝Wikipedia)

話雖如此,每次見到認字卡的C for Chimpenzee及I for Iguana,還是覺得有點頭疼。我還是比較愛傳統的C for Cat及I for Ice cream,起碼較Chimpenzee及Iguana可愛及好吃。

Sunday, January 6, 2013

賽翁失馬,焉知非福

前兩星期看到關於唐英年的新聞,知道他敗選特首後一直周遊列國。被訪時談笑風生,笑容滿面,很替他高興。

這真正叫賽翁失馬,焉知非福。

那邊廂,梁特每次出塲一額汗,出任特首以來,每天不斷被質問自己及其手下處理不當的家事,以及處理失當的公事,我很難想像他會有平安的心情過日子。

有些人註定生出來便有種儍福氣,我雖沒有唐英年的家財萬灌,但應該也算是個滿有儍福的人吧。我從來不是個用功的人,靠那一點小聰明謹夠升班,偶然還考得好名次。高中儍下儍下給送了到澳洲讀書,一邊工作供車,一邊敎會事奉,無驚無險又大學畢業。畢業後一直只做喜歡的工作,沒有太大的負擔,所以也不太介意薪酬,儍儍的又混過去了。

至於我失過的那些馬,現在不提也罷,只是一段執著的感情、一位好朋友及一筆足以應付買樓首期的資金。每次回想,失去都是因為自己原想得到更多。但郤也正正因為這些經歷,成就了今天的我 。

Things always happen with a reason. 正如我其中一個最愛的基佬男演員Chris Colfer說:「我們應把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視為沙紙,他們把你磨練成更好的人後,最後發現自己成為了沒用的東西。」

不過,最近再看唐英年接受電台訪問時那個幸災樂的笑容,就有點兒太過了。我只希望他不會儍得想要再選特首,要不然,他便不止儍,而是個徹徹低低的大白癡了。